孩子怎麼了?每個孩子行為背後的訊息(2)

 



  在每級內,總會有這麼一個讓人頭痛的人物,有人不順他的意,讓他感覺到有一點被否定,會很激烈方式反駁對方,甚至常常一言不合髒話就出口,伴隨一些手勢、動作。

  有時還會公開和老師、家長頂嘴,讓家長和老師都感到生氣明明是為了他好的事情,或是顧慮到他的安全、健康問題,但他就是會為了反抗而反抗,讓家長或老師想用更強硬的方式來協助,只是這樣的方式再怎麼用都沒有效,到最後讓老師和家長充滿無力感。

  但其實,真正的他未必是這個樣子,只是用這種方式進行權力之爭罷了,且透過學習大人的方式,孩子也學會運用追求權力來反抗這些壓制 

而這樣的狀況只會發生在青春期的孩子嗎?並不是,年齡小的孩子也是一樣,他們不會正面起衝突,而是換一種方式,把同一件事情重複地說好幾次。要他睡覺、吃飯、收拾玩具等,如果他不想,就什麼都不說,假裝自己沒聽到,在那裡裝傻充愣。如果家長生氣,他就會淚眼汪汪,這也是權力之爭的一種方式 



 其實每孩子行為背後都在傳遞著不同的訊息與想法


尋求權力的孩子,他們行為背後的信念 

  • 我只有在當老大、有控制權時、證明沒有人可以指使我,才有歸屬感 

  • 你無法讓我服從 


若他們無法掌控,就會覺得自己無價值、不重要,因此嘗試重獲權力,由此獲得安全感。


表現行為有積極性破壞(如發脾氣、公開挑釁)消極破壞性(如不守規矩、倔強)等的行為。而在這樣的信念背後,他們主要想傳遞的訊息是讓我幫忙、給我選擇,但孩子難以透過語言方式來傳達,而是藉由行為的方式來回應。 

  • 面對像這類型的孩子,家長或老師可以怎麼做呢? 

  1. 提供各種不同情境,讓孩子發揮才能和力量,透過循規蹈矩的方式獲得接納和地位,如:小老師、糾察隊、監督工作等,從中去看見孩子好的行為並告知,讓其學習不用暴力方式也可以得到主控權。 
  2. 不爭吵也不退讓,要溫和而堅定。但溫和而堅定並非溺愛,而是溫和地透過「我訊息」回應孩子,且堅守原則與界限,適度的給予彈性。 
  3. 做出兒童非預期的反應,以避免針鋒相對。
  4.  設立合理的限制。 

 

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其想要表達的訊息與目的,不能只看孩子表面的行為,當我們只著重在表面的行為,難以改變孩子的行為問題,必須了解問題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,才能給予孩子合宜的回應,並逐步地陪伴著孩子們調整與練習。​​ 



參考資料:Jane Nelsen, Steven Foster, Arlene Raphael(2021)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:特殊需求兒童篇 撕下診斷標籤,幫助孩子面對日常挑戰,培養韌性、負責與適應力》。陳玫妏譯。臺北。日月文化。 

 

留言

熱門文章